WEDCV155VD5RRV515DV |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目錄
作者序
Part I
單字A~W熟字拓展
(動詞聯想記憶法,用200個熟悉的動詞延伸記憶680個片語)
Part 2
特別收錄:生活情境會話+短文閱讀
(看老外如何將片語實際應用在生活裡及對話中)
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85564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2頁 / 18k / 17 x 23 x 1.2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太極拳是含有豐富的文化,它象一條源遠流長的河,行於外而本於心,起於心而見於形。太極拳因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目的,而有著不同的練習方法,但是它有一個共性就是形正、氣順、內勁足,不論是青年人練習功夫(技擊),還是老年人練習健身,都必須遵守一個基本原則——形。形是指練習太極拳的姿勢,如形不正則氣不通,氣不通則心意亂,心意亂則全身無主。所以練拳先練形,形正內自通。光想內氣通,不去練外形,到頭一場空。練技擊之術,形不正藝難精,練健身,形不正效果不好。所以說形是練好太極拳的第一關,下面舉例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起式:不論從並步開始或以小開步開始都應頭正肩平、眼平視,這樣做就是太極拳論中所要求的虛領頂勁、松肩等基本要領。如以小開步為例,應是屈膝下蹲兩手起,腳蹬頭頂手變按。在過程中體會身形對拉,並具有脊背緊、前胸松之感覺,兩手的起落是由背後兩條大筋的一松一緊來完成,這就是太極拳論中所要求的有上就有下,有緊就有松的陰陽變化的具體練法。並通過深呼吸使橫隔加大活動幅度,起到了肉我按摩內臟的作用,使內臟得到鍛鍊,這便是內外雙修的具體表現,對胃、腸消化不良有輔助治療作用。 二、摟膝拗步:以左摟膝拗步為例,先說左手,左手摟膝手不動,全靠轉腰來完成。這就是拳論講的腰玩四肢、不是單純的手臂運動。再說推掌之手,出手先指探,坐腕豎指拉膀尖,肘節拉展筋放長,骨縫拽開彈勁生,休會伸展之臂上的肌肉變化,膀尖上的肌肉緊而下面的肌肉鬆。這就是有松有緊生太極,全身上下分陰陽,一處之中又分陰陽,練到精妙處,一點之中均分陰陽。並對肩肘炎有輔助治療作用。 太極拳論上講柔,柔是指什麼?不是無力,而是指全身筋的伸縮性和骨關節的活動範圍,如筋能放長,關節活動自如,就是拳論上講的柔和松。柔的另一種是在推手中體現。柔是指筋的放長,松是指關節的活動量。再談邁步,邁步要做到屈膝下蹲身要正,胯托胯送腿輕靈,腳蹬松胸成弓步,兩腳不在一條線,錯步分開與肩寬,前膝上頂後蹬直,踏住後胯身略傾,肩平腋空肘墜撐。這樣做就能做到轉換輕靈,邁步如貓行,勁起於腳跟,形於手指,動如流水,靜如山嶽等太極拳要領,這樣做就能體會到摟膝不摟腰轉動,胯抽胯送下肢靈,手開手合靠胸帶,胸鬆氣沉到丹田之感覺。這就是拳論講的以腰為軸,氣沉丹田。 三、白鶴亮翅:先說虛步,虛步的做法是上身正直頭虛領,臀坐腳跟胯前送。虛腳是腳尖輕點,膝有上頂之意,腳尖與後腳跟前後橫向寬度約一拳,後腳外擺45度,虛腳腳尖正前方,這時體會實腳更加吃力,虛腳更加輕靈。這就是拳論中的腿要分虛實。再說上身,肩肘相對不聳肩,兩肩要平不拖肩,兩手對拉肘外撐,肘尖下墜不能丟,命門後鼓肩要開,頭勁虛頂眼遠視,不能瞪目氣要沉,做到肩平、胯平、右肘與左膝要合住,左肘要與右膝合住,右肩與右胯上下對齊並與左胯相合,左肩與左胯上下對齊並與右胯相合,與臀部下沉脊柱上拔形成對拉,能體會到下沉上領脊柱長,這樣做能提高腰的靈活性、脊背的彈性,同時對腰間盤突出有輔助治療作用。這就是拳論中的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即外三合的要求。能做好外三合,內三合就自然而合。 四、屈曲有餘和用意不用力 練習太極拳須有理論指導,但是理論不能只用在字面上,要真正理解理論,首先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不能自己按字典中的意思來理解,太極拳是一種專項的藝術,有它的獨到之處,同樣的字在太極拳中的意思與別的用處意思不一樣。如屈曲有餘一句,使很多愛好者在練習時弓步腿不敢伸直,臂不敢伸展,認為屈曲有餘就是不伸展,伸展了就違背了太極拳論上的屈曲有餘,就不對了,這樣理解是錯誤的。屈曲有餘說的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對敵的一種攻防戰術,是要求每一次進攻都要安排好自己,不是指練架子的外形。如果說太極拳有不伸展之處,這是練習中的形式,這是一種曲中求直的練法。如傳統太極拳大架(現在稱為楊式)要求舒展大方,以大開大合為主。以單鞭為例,是拉展肘窩,鬆開膀尖,坐住手腕,是以兩點拉長筋。太極拳小架(現在稱為武式)是以肘尖沉頂,膀尖松展,手腕鼓起,腋下空出,形成以肘為支點,腕拉膀拽來完成拉長筋骨,都是以拔骨拽筋來完成太極拳健身和技擊作用,這就是大改小用不了,小改大光害怕,屈曲有餘就在此用。再說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就是用心去做,用心去練,練習時要勤想、勤看、勤鑽、勤問。不用力是指不傻練、盲練和沒有目的的練習。 總之,練習太極拳要由淺人深,不要光看理論不去實踐,看理論應在老師的身傳口授下結合自己鑽研。學習理論去實踐,才能真正理解,只有在練功中才能理解太極拳的真正內含,這就是太極拳論中講的先心知,後身知,身知勝過心知。這需要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才能完成。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fit/5j8zl38.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4899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鹿港頭痛中醫推薦芳苑睡不著看什麼科埤頭自律神經失調改善中醫診所大葉大學附近推薦壓力大中醫推薦
芳苑肩頸痠痛中醫推薦 名間鄉常常心悸中醫推薦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草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伸港情緒緊張改善中醫診所 秀水晚上淺眠治療中醫 當地人都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溪州躁鬱恐慌中醫推薦 埤頭肩頸痠痛改善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溪湖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彰師大附近推薦噁心看什麼科 北斗頭暈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彰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